2024年立夏是几月几日 2024年立夏时间
2024年立夏具体日期及时间揭晓
2024年立夏将至,究竟是在哪一日?立夏时分,古人的智慧揭示了节气的奥秘,每个节气均有其固定的时间点。通常,立夏落在5月5日或6日之间。想知道2024年立夏的具体日期和时间吗?点击下方图片,一探流年运势。
2024年立夏是几月几日
2024年立夏降临于5月5日,具体时刻为8点9分51秒,星期日,恰逢农历三月廿七。立夏之始,标志着万物生长的盛期。农历立夏通常在5月5日或6日。古语有云:“斗指东南,维为立夏,万物至此皆长大。”立夏时,太阳黄经达到45度,天文上意味着春去夏来。春生、夏长、秋收、冬藏,立夏之际,万物生机勃勃。我国地域广阔,南北差异显著,立夏时节,仅福州至南岭一线以南地区步入盛夏,而东北及西北部分地区尚存春意。
2024年立夏是几月几日,立夏特点
① 立夏的气候特点
立夏标志着夏日的序幕拉开,气温逐步攀升,气候渐趋暖和。我国多数地区立夏之际已步入酷暑,白昼温度攀升,公众需警惕中暑与降温。同时,降水增多,雷雨天气频发,务必做好防雷和避雨措施。
② 立夏后的农事活动
立夏之际,夏季序幕正式拉开,农民们迎来夏季作物种植的佳期。在我国南方,稻谷、玉米、豆类等夏播作物陆续播种;而在北方,小麦与蔬菜的收获接近尾声,农民们正忙于筹备夏作物的种植事宜。
2024年立夏将至,养生之道需提前了解,立夏节气养生知识敬请关注。
立夏时节,气温攀升,人体代谢活跃,饮食应以清淡为主,多吃新鲜蔬果和粗粮,补充膳食纤维、维生素C及B族维生素。适量摄入山楂、乌梅、木瓜等酸性食物,可助肾养肝,维护肠胃健康。同时,应减少辛辣、油腻、易上火的食品摄入,以免诱发痤疮、口腔溃疡、便秘等问题。
立夏时节,饮食宜忌需注意,应少食荔枝、龙眼、橘子等易上火的温热水果。不妨尝试制作百合银耳粥、苦瓜糯米粥、藕粉桂花羹等养生粥品,既可满足味蕾,又助清热解暑、宁心养神。
2. 调整作息:立夏时节宜晚睡早起,顺应自然阴阳更替。同时,培养午休习惯,建议午休时长在半小时至一小时,有助于补充睡眠,优化冠脉血供,提升体力,缓解疲劳。再者,适量运动可助阳气生发,增强脏腑活力,但需避免剧烈运动以免损伤阳气。
3. 情绪调适:立夏时节,气温攀升,人们常感心绪不宁、焦躁不安。故养生之道,尤应注重心灵修养,秉持平和心态,避免急躁与愤怒。宜从事宁静活动,如挥毫作画、对弈博弈、聆听悠扬旋律等,以宁神静气。
2024年立夏时间
2024年立夏,阳历5月5日08时09分51秒标志着夏日的序幕。其中,“立”字蕴含着“起始”之意,立春、立夏、立秋、立冬,四时更替,各领风骚,分别昭示着春、夏、秋、冬的来临。
2024年立夏时间,立夏风俗
1、迎夏仪式
立夏之“夏”寓“大”意,象征春播作物挺拔成长。古时,立夏礼俗备受尊崇。此日,帝王率百官至京城南郊迎夏,举行隆重仪式。君臣身着朱袍玉佩,马匹、车旗亦以朱色装点,祈愿丰收与吉祥。宫中更于立夏日启封冬藏之冰,皇帝赐予文武大臣,以示恩泽。
2、疰夏绳
昔日,立夏日以五彩丝线系于孩童腕间,寓意消灾祈福,避疰夏之疾。此丝线亦称“疰夏绳”或“长命缕”。
3、吃立夏蛋
民间流传“立夏吃蛋,石头踩烂”的俗语,寓意立夏食蛋能使人精神焕发。孩童们颈挂丝线编织的蛋环,内装熟蛋,绘上图案,相互碰撞,乐此不疲。从营养学视角看,此习俗确有科学依据。鸡蛋如“营养宝库”,夏日补充所需营养之佳品。夏日汗多体虚,食欲不振,一蛋在手,既可迅速补充体力,又可增强抗病力,安然度夏,益处良多。
4、忌坐门槛
立夏日,民间有忌讳坐门槛的风俗。据《太湖县志》记载,道光十年时,立夏日以笋苋煮羹,告诫人们勿坐门槛,勿昼寝,以防夏日多病。相传坐门槛会导致夏日疲倦多病。30年代,《宁国县志》亦载,立夏日以秤称体重,可免疾病,不惧夏日。俗语有云,立夏日坐门槛,全年精神不振。儿童忌坐石阶,若坐则需七次,方能消散百病。忌坐门槛,谓坐门槛会招致夏日脚骨酸痛,若坐一次,需再坐六次,共七次,方可解魇。
5、立夏“秤人”
立夏午饭后,民间有秤量体重的习俗。古诗词中记载:“立夏秤人轻重数,秤悬梁上笑喧闺。”众人将一杆大秤挂于梁上,秤钩挂于凳子,依次坐上称量。司秤者边称量边说吉祥话。此风俗起源,民间传说虽多版本,但均与刘备之子——阿斗有关。
立秋之际,再度量体重,以观夏季之增减,此乃洞察身体状况之良法。相传,此日量体重后,可免受夏日酷热之苦,不致消瘦,否则恐病魔缠身。虽传说不可尽信,然立夏“秤人”之俗,在古时某些地域盛行,实为不争之事实。